加碼是一門藝術,
加地好與壞,結果大不同。
加碼基本上,簡單可分兩種,
1.賺錢才加碼,
以及 2.賠錢時加碼,
常見的有
金字塔加碼法
倒金字塔加碼法
馬丁格爾加碼法
「金字塔加碼法」,
期貨市場中最常用的交易方法。
即先在某價格買入固定倉位頭寸,
當價格上漲到一定幅度之後,
以比第一次倉位更少的資金買入,
後面如果股價繼續上揚,再以比上一次更小的倉位買入,
以此類推,加碼資金逐級減小。
「倒金字塔加碼法」
假設是一開始1張,然後逐漸增加,
行情持續,持有的單量持續加大,
若夠幸運,行情始終沒有回調,當然能贏大錢,
但由於最後單量倍增,
一旦行情回頭,必定全軍盡沒,這叫「好開頭,衰收尾」。
有些交易策略,就是專門等待這種大波動行情,狠狠賺一波。
但失敗率高也是缺點。
「馬丁格爾加碼法」,常見於外匯操作,
在賠錢時加碼。
它的基本原則是:假如你輸錢,你需要將賭金翻倍,
假如你贏錢,你則需要將賭金還原到原始賭金。
每次加倉的結束都是盈利時。
這種策略的獲利曲線很漂亮,
但一旦加碼到資金扛不住的關鍵價位,所有的資金可以在半小時內歸零。
2015年1月15日英國時間上午9點30分,
瑞士央行在毫無預警的狀況下,
突然宣布取消瑞郎兌歐元1:1.2的匯率上限。
這一消息隨即引發了瑞郎的大波動,
跟瑞郎相關的貨幣對,
例如EURCHF瑞郎兌歐元的匯率一天內波動35%,
USDCHF瑞郎兌美元匯率也上漲近15%,
外匯市場的波動率飆升至當時一年多來的最高水平。
就那一天,多家金融銀行產生大量虧損,
眾多投資者和外匯交易商損失慘重,
散戶投資者出現大量負值帳戶,
外匯交易商也因填補客戶的負值帳戶導致大量虧損,
幾家知名的外匯平台因此倒閉。
那時我聽說有家私募基金公司,
營運了超過十年,一直都穩定獲利,
在瑞郎事件,一天內,虧了超過8億美元。
幾乎損失全部投資資金(簡單來說就是基金賠光光了)。
我當時就懷疑他們可能是用馬丁格爾加碼法在交易,
才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賠掉所有的資金。
馬丁格爾加碼法,
在幫基金研發交易策略時,
我至少開發了超過十種版本,
為了讓馬丁格爾策略可以一直順利的運行,
規避加碼到最大倉位時的風險及機率,(一旦過了這個警戒線就爆倉了)
各式各樣的花樣都想過、也都掛盤測試過。
但我最後完全放棄這個策略。
簡單來說,黑天鵝比你我想像的還常出現。
這些試誤的過程,也是為何我最後專注於尋找雪球股標的之啟發。
更多細節,請點此,或參考http://學投資.com
